1、道路运输酒精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A、普通泡沫灭火剂
B、细砂
C、水
答案:B
分析:酒精着火时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剂。因为酒精本身是一种破乳剂,只要泡沫与酒精一接触,就会破坏喷出来的泡沫。结果,在酒精表面不能形成隔绝氧气的泡沫层,也就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因此,酒精着火只有用抗溶性泡沫或用细沙来灭火。
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的材质为金属板材,形状为( )。
A、圆形
B、三角形
C、菱形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中得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的材质为金属板材,形状为菱形。
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行驶中,严禁( )。
A、喝水
B、搭乘无关人员
C、相互交谈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一爆炸品中指出:车上无押运人员不得单独行驶,车上严禁搭乘无关人员和危及安全的其他物质。
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 )责任。
A、保护
B、个人
C、赔偿
答案:C
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5、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6、铁皮箱一般用于盛装( )。
A、腐蚀性的液体
B、钻稠状的液体
C、块状固体或作销售包装的外包装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铁皮箱一般用于盛装块状固体或作销售包装的外包装。
7、氧化性物质撒漏后,应使用( )工具来收集处。
A、惰性材质
B、金属
C、纸质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在装卸过程中,由于包装不良或操作不当,有部分氧化性物质撒漏,应使用惰性材料工具轻轻扫起,另行包装。这些从地上扫起重新包装的氧化性物质,因接触过空气,为防止发生变化,不得同车发运,须留在发货处适当地方,观察24小时以后,才能重新入库堆存。
8、《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13392-2005) 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分为标志灯和标志牌两类。(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中得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13392-2005)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分为标志灯和标志牌两类。
9、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在灭火时绝对不能用水,只能用干砂、干粉扑救。
10、不得使用运输毒性物质的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运输( )。
A、强毒性货物
B、普通货物
C、弱毒性货物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感染性、腐蚀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
11、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A、 2m / s
B、4m / s
C、lm / s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二中指出: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1m/s,正常作业流速不宜超过3m/s。其他液体产品可采用经济流速。
12、办理道路危险货物托运时,承运人应注意危险货物品名、规格、件重、件数、起运日期,还要注意收、发货人详细地址和( )等。
A、生产厂家
B、包装方法
C、危险特性
答案:B
分析:《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第7.2条指出:承运人应核实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收发货地点、时间以及托运人提供的相关单证是否符合规定,并核实货物的品名、编号、规格、数量、件重、包装、标志、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和应急措施以及运输要求。
13、扑灭易燃液体着火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扑灭易燃液体火灾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化学泡沫灭火剂以及干砂覆盖。
14、毒性物质的颗粒( ) ,越易引起中毒。
A、越小
B、越大
C、越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八中得出:毒性物质的颗粒越小,越易引起中毒。
15、酒精能缓解毒性物质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所以饮酒可作为抢救毒性物质中毒的措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毒性物质中毒之后饮酒,会妨碍生物转化而加速职业中毒的发生。如饮酒可降低吸入的三氰乙烯的代谢,从而使接触三氰乙烯者增加中毒的敏感性。
16、储、运气瓶应( ) ,防止日晒,注意通风散热
A、防潮
B、远离火源
C、控制湿度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储、运气瓶应远离火源,防止日晒,注意通风散热。
17、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20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车辆设备的技术要求中专用车辆其他要求明确提到“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10吨。”
18、在个别情况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四危险货物运输的限制中“车辆、设备限制”条款明确规定: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应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结构要求》等标准的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应达到一级车况标准;标志应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车辆应配置带有行车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车辆应有切断总电源和隔离电火花的装置,切断总电源装置应安装在驾驶室内,运输车辆和设备必须满足上述条件时,方可从事运输危险货物作业。
19、制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训练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基本技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为规范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明确各所辖管理所、机关各科室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及时、高效、有序的组织实施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20、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21、危险货物硫磺粉着火时,可采用( )。
A、琴状水扑救
B、加压水冲击
C、酸性加压水冲击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一常见火灾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中指出:硫磺粉、有机颜料、粉剂农药等着火,不能用加压水冲击,防止尘末飞扬,扩大事故,可用雾状水扑救。
22、拖挂罐体车是将罐体永久固定在挂车上,与挂车不可分离,牵引车与挂车可分离。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基本要求中指出:罐车可分为不可移动罐体车和拖挂罐式货车,不可移动罐车,罐体永久性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与车辆不可分离的固定罐式货车;拖挂罐式货车,罐体永久性固定在挂车底盘上,与挂车不可分离,牵引车与挂车可分离的罐体运输车。
23、有机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时的生成物为( ) ,容易引起爆炸。
A、易燃气体
B、气体
C、易燃液体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七中得出:有机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时的生成物为易燃气体,容易引起爆炸。
24、当( )着火时,不得用水作为灭火剂。
A、铝粉
B、硫磺
C、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扑灭金属粉着火时不能用水,因为在高温下金属粉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氢气又可与空气形成燃爆性混合物。
25、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
A、碳化钙(电石)
B、汽油
C、乙醇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装卸钢桶包装的碳化钙时,应确认包装内有无填充保护气体。
26、道路运输、装卸危险化学品,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并未按照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的,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A、安全监督部门
B、交通部门
C、工商部门
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的资格认定。此题违反的是交通部门负责管理的范畴。
27、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A、喝水
B、进食
C、饮酒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在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作业技术后要换下防护服,洗手洗脸后才能进食饮水吸烟。工前、工后都应该禁止饮酒。
28、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29、道路运输硝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A、雾状水
B、强大水流
C、泡沫灭火剂。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一常见火灾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中指出: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品遇加压密集水流,会立即沸腾起来,使酸液四处飞溅,所以发烟硫酸、氯磺酸、弄硝酸等发生着火,宜用雾状水、干砂土、二氧化碳扑救。
30、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 ) ,应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工会主席
C、安全负责人
答案:A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涉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明确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
3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A、交通部门
B、质检部门
C、公安部门
答案:C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2、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9 类当中的 ( )类。
A、9
B、7
C、8
答案:B
分析: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第1类爆炸品;第2类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然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8类腐蚀性物质。
33、装运易燃液体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若发生故障,在维修时应严格控制( )。
A、夜晚作业
B、明火作业
C、中午作业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三易燃液体中指出:易燃液体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因此,在运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30m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车辆应停靠稳妥,熄灭发动机,实施驻车制动,接好导除静电装置。
34、天然气(含甲烷,液化的),别名液化天然气,天然气( )。
A、有腐蚀性
B、极易燃
C、不易燃烧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天然气(含甲烷,液化的),别名液化天然气,天然气极易燃。
35、危险货物运达卸货地点后,因故不能及时卸货的,且托运人不能及时妥善处理,承运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 )部门。
A、交通
B、安监
C、公安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单元五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托运及承运模块四危险货物运送和送达交付时承运人的责任中提到: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及时卸货,发生此种情况时,不管能不能及时卸货的责任在哪一方,为确保货物和环境的安全,在待卸期间行车和随车人员应负责看管车辆和所装危险货物,同时承运人应及时与托运人联系妥善处理。危机安全时,承运人应立即报请当地公安部门处理。
36、爆炸品着火时,也可采用窒息法或隔离法灭火。(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对爆炸品有效的灭火方法是用水冷却,而不能采取窒息法或隔离法。
37、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五模块二托运证明文件中明确表示:“托运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或《剧毒化学品目录》的危险货物,必须附有《危险货物鉴定表》。”
38、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A、不能
B、不一定
C、能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七中得出: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能引起燃烧。
39、危险货物在运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因故拒收货物,导致危险货物无法及时卸货,若发生任何事故,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均不需承担责任。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五模块三指出: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40、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是指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物质和物品,如高温物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危险货物的分类与相关特性模块十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基本特性定义指出:指存在危险但不能满足其他类别定义的物质和物品。
41、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车厢必须干燥、无积水。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三篇单元二模块二各类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安全要求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车辆的货箱、随车工具应保持干净,且干燥,不得沾有酸类、煤炭、砂糖、面粉、淀粉、金属粉、油脂、磷、硫、洗涤剂、润滑剂或其他松软、粉状等可燃物质。
4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从事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必须配备与所运的危险货物性能相适应、有效的消防器材。
43、物质总是以一定的形态而存在的,主要有固态、气态和液态3 种形态。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二中得出:物质总是以一定的形态而存在的,主要有固态、气态和液态3种形态。
4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 )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A、不可以
B、可以
C、不受限制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规定“咋具体运输作业过程中,道路运输车辆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不得转让、出租。”
45、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大部分毒性物质在着火、受热或与水、酸接触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在扑救火灾时,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等。
46、道路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道路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
47、罐式货车是将罐体固定在载货汽车的底盘上。罐体也可与车辆分离。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基本要求中指出:罐车可分为不可移动罐体车和拖挂罐式货车,不可移动罐车,罐体永久性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与车辆不可分离的固定罐式货车;拖挂罐式货车,罐体永久性固定在挂车底盘上,与挂车不可分离,牵引车与挂车可分离的罐体运输车。
48、承运人在受理剧毒化学品运输业务后,要向承运人所在地公安部门申请准运证。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剧毒化学品运输环节作出的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49、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头部受到毒性物质污染时,首先应注意( )。
A、打电话求援
B、用大量清水冲洗
C、用毛巾擦抹干净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三医疗急救常识中指出: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min;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用水冲洗眼睛。
50、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A、扩散迅速
B、迅速聚集
C、人员伤亡多
答案:A
分析: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扩散迅速、涉及面广等。
Copyright © 2025 驾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