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 ,规定了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的基本要求和( )要求。
A、生产
B、安全作业
C、经营
答案: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618-2004《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第一条范围中规定: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的基本要求和安全作业要求。
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脱离( )监管的,由公安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A、装卸人员
B、押运人员
C、管理人员
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应当配备押运人员,并保证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处于押运人员的监控之下。
3、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通过拖地带橡胶层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及时排除静电,从而减少静电的聚集,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4、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未取得危险货物运输( ) ,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企业,由交通部门依据职责对其进行处罚。
A、企业资质
B、生产许可证
C、经营许可证
答案:A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要求危险货物承运人必须经过行政许可,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规定的资质条件,方可从事运输。所以选择“企业资质”。
5、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时,无论使用何种材质的容器,只要能确保不破损即可。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一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基本要求中明确表示:盛装液体的容器,应能经受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压力。灌装时应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预留容积),除另有规定外,并应保证在温度55℃时,内装液体不致完全充满容器。
6、金属钠遇水时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而造成火灾,此类火灾只能用下列( )灭火。
A、二氧化碳灭火剂
B、水
C、砂土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钠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氢气能燃烧。此类物品可用干燥的砂土、干粉等灭火剂进行扑救。
7、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A、生产许可证
B、营业执照
C、从业资格证
答案:C
分析:《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的,由交通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8、道路运输爆炸品时,无外包装的金属桶只能单层摆放,以免压力过大或撞击摩擦引起爆炸。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一爆炸品中指出:没有外包装的金属桶(一般装的是硝化棉或发射药)只能单层摆放,以免压力过大或撞击摩擦引起爆炸。
9、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 )。
A、火点燃
B、水稀释
C、砂土吸收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一常见火灾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中指出: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吸收。
10、在运输易燃液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易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和爆炸。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易燃液体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同时还具有高度流动性和扩散性。
11、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12、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
A、水
B、煤油
C、氮气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一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基本要求中指出:装碳化钙的铁桶应严密到不漏水、不漏气,在桶内充氮抑制乙炔的产生。
13、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20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车辆设备的技术要求中专用车辆其他要求明确提到“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10吨。”
14、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着火时,不得用( )扑救。
A、酸碱灭火剂
B、水
C、砂土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毒性物质中的氰化物、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等,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其他氰化氢。这类物品发生火灾后,不得用酸碱灭火剂扑救,可以用水及砂土扑救。
15、气体的临界温度( ) ,危险性越大。
A、越低
B、越高
C、越不确定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气体的临界温度越低,危险性越大。
16、当( )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五氧化二磷等气体,扑救时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
A、黄磷
B、铝粉
C、萘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黄磷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五氧化二磷等气体,扑救时应注意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
17、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已经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18、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标志指出:如有一种危险货物除主要危险性外,还具有比较重要的次要危险性,应分别贴有相应的主要危险性和次要危险性标签。
19、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有关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 )。
A、事先通知
B、出示通知书
C、出示证件
答案:C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20、因铁制容器坚固,可以有效保护货物不受损坏,故所有危险货物均应用其包装。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根据所装介质,确定罐体结构。铁质容器固然坚固,但也不能盛装所以危险货物。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2、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A、第6.2项感染性物质
B、第6.1项毒性物质
C、放射性物质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第6.2项感染性物质。(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23、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A、扩散迅速
B、迅速聚集
C、人员伤亡多
答案:A
分析: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扩散迅速、涉及面广等。
24、毒性物质沸点( ) ,越易引起中毒。
A、越高
B、越低
C、越不确定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八中得出:毒性物质沸点越低,越易引起中毒。
25、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万一发生火灾时,对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有机过氧酸及其衍生物不能用水扑灭,因为这些氧化性物质和水作用可以生成氧气,能帮助燃烧、扩大火势,只能用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灭火
26、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 ) ,净重不得超过5Okg。
A、40L
B、50L
C、60L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60L,净重不得超过5Okg。
27、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故用水来扑灭有机物燃烧的火焰通常无效,而应该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卤剂来扑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二中得出: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故用水来扑灭有机物燃烧的火焰通常无效,而应该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卤剂来扑救。
28、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固体,应使用( )运输。
A、栏板货车
B、厢式货车
C、罐式车辆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基本要求中指出:厢式货车适宜运输爆炸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及毒害品等危险货物,在运输中能防止危险货物货损、货差和丢失;能起到防雨、防雷等保护作用。
29、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A、水冲洗
B、酸清洗
C、汽油冲洗
答案:A
分析:参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可知: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水冲洗处理。
30、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着火时,不得用水灭火,应采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不得用水扑救,可用干燥的砂土、干粉等灭火剂进行扑救
31、在一个大气压下,液体沸腾转化为气体时的温度称为沸点,运输温度不得高于危险货物的沸点。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在一个大气压下,液体沸腾转化为气体时的温度称为沸点,运输温度不得高于危险货物的沸点。
32、酒精能缓解毒性物质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所以饮酒可作为抢救毒性物质中毒的措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毒性物质中毒之后饮酒,会妨碍生物转化而加速职业中毒的发生。如饮酒可降低吸入的三氰乙烯的代谢,从而使接触三氰乙烯者增加中毒的敏感性。
33、《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UN) ,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危险货物的分类与相关特性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2危险货物的品名、编号明确指出:《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中的编号采用4位的联合国编号(UN),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34、某种腐蚀品只能用某种材料包装,若某件包装用于一种腐蚀品后,如能重复使用,也只能用于该腐蚀品而不能移作它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某种腐蚀品只能用某种材料包装,若某件包装用于一种腐蚀品后,如能重复使用,也只能用于该腐蚀品而不能移作它用
35、道路运输气体的罐车装卸作业时,应按指定位置停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实施驻车制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罐车装卸作业应当遵守下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按指定地点停车,关闭发动机,实施驻车制动。接好静电连接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不泄露,垫木应有效放置
36、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五模块二托运证明文件中明确表示:“托运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或《剧毒化学品目录》的危险货物,必须附有《危险货物鉴定表》。”
37、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和( )执行。
A、《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B、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危险货物的定义中提到“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为准。”
38、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A、第5.1项氧化性物质
B、第4.1项易燃固体
C、第2.3项毒性气体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第5.1项氧化性物质。(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39、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辆运输工具上载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明确指出: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辆运输工具上载运。
40、储、运气瓶应( ) ,防止日晒,注意通风散热
A、防潮
B、远离火源
C、控制湿度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储、运气瓶应远离火源,防止日晒,注意通风散热。
41、一般地,液体的相对密度是以水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小于1 的液体会浮在水面上,如汽油。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一般地,液体的相对密度是以水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小于1的液体会浮在水面上,如汽油。
42、装运毒性物质时,必须携带劳动防护用品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属具。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根据所装卸货物的毒性、状态及包装,应携带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放散失、防雨、捆扎等工、属具。
43、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汽化,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汽化,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险性越大。
4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超越《道路运输证》 的许可范围(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进行运输。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四明确指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不可以超越《道路运输证》的许可范围(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进行运输。
45、乙炔气和氧气不能混装和混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乙炔和氧气不能混合装载,两者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6、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剧毒液体、易燃液体应使用专用罐车。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基本要求中指出:易燃液体、液体剧毒品应选用化工物品罐式专用车辆或罐式集装箱运输。液体腐蚀品货物,应选用化工物品专用罐车、可移动罐体车或罐式集装箱运输。
47、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灯上的文字应为( )
A、化学品
B、危险
C、危险物
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中得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灯上的文字应为危险。
48、“危险货物”的定义是指( )。
A、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B、价值极其昂贵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C、包装精美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答案:A
分析:依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危险货物(也称危险物品或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49、在雨雪天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车辆必须配备有效的防水设施,不具备条件的车辆不得运输。(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不得与酸类、氧化剂及含水的液体货物混装,不宜在潮湿的环境下装卸。若不具备防雨雪的条件,不准进行装卸作业。
50、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Copyright © 2025 驾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