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两次以上达到12分的,车辆管理所还应当在科目一考试合格后多长时间内对其进行科目三考试。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答案:C
分析: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两次以上达到12分的,车辆管理所还应当在科目一考试合格后十日内对其进行科目三考试。
2、如图所示,行车中遇到停在路边校车时,怎么做才正确?

A、提前变更到中间车道超越
B、停在校车后方等待
C、停在校车后方使用灯光催促
D、适当鸣喇叭低速从左侧超越
答案:B
分析:根据规定:校车在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停靠时,校车停靠车道后方和相邻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应当停车等待,其他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应当减速通过。在校车后方停车等待的机动车不得鸣喇叭或者使用灯光催促校车。
3、在大暴雨的天气行车,刮水器无法正常工作时,应立即减速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错在“减速行驶”应该减速靠边停车。暴雨天气驾车,刮水器无法刮净雨水,严重影响驾驶人视线,看不清路况行车十分危险。为了安全起见,一定要立即减速靠边停车,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等雨变小再继续行驶。
4、遇到这个标志,您不可以左转,但是可以掉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图上是禁止左转标志。所有禁止左转的路口,都禁止掉头。
5、遇到图中所示的情况,应怎样行驶?

A、连续鸣喇叭告知行人
B、停车让行人先通过
C、减速缓慢行驶通过
D、加速从行人的前方通过
答案:B
分析:道路上安全第一,机动车应该礼让行人。
6、年满70周岁的普通三轮摩托车驾驶人,应到车管所换领轻便摩托车的机动车驾驶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轻型牵引挂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持有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驾驶证的,应当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轻便摩托车的机动车驾驶证;持有驾驶证包含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应当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或者小型自动挡汽车的机动车驾驶证。
7、机动车仪表板上(如图所示)亮时,表示什么?

A、右转向指示灯闪烁
B、危险报警闪光灯闪烁
C、左转向指示灯闪烁
D、车前后位置灯闪烁
答案:B
分析:危险报警闪光灯,通常称为“双蹦”(红三角里有个!的标志按扭开关,俗称双闪灯 或双跳灯),是一种提醒其他车辆与行人注意本车发生了特殊情况的信号灯。
8、车辆发生故障而无法移动时,首先应在车辆后方50-150米处放置危险警告标志,防止后车追尾。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应该先开启危险警报闪光灯,并在车后50-150米以内放置警告标志。PS:在高速公路上,危险警报标志应放在车后150米外的地方。
9、下面关于下坡熄火滑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采用真空助力刹车系统的车辆而言,下坡时的熄火会使刹车系统失效
B、对于采用了助力转向系统的车辆而言,下坡时熄火会使转向盘变重,难以控制
C、下坡道熄火时,车辆不能使用发动机制动
D、下坡滑行是利用坡道的位能推动汽车前进,发动机不工作,可以节油,应大力提倡
答案:D
分析:其他三个选项都说得很清楚,这样做很危险,如果为了省油,却伤害自己,不值得。
10、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应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
B、应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快速通过
C、应减速观察水情,然后加速行驶通过
D、可随意通行
答案:A
分析:图中所示,河水已经漫过路面,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不可随意通行。
11、驾驶机动车时接打电话容易引发事故,以下原因错误的是什么?
A、单手握方向盘,对机动车控制力下降
B、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判断危险
C、电话的信号会对汽车电子设备的运行造成干扰
D、驾驶人对路况观察不到位,容易导致操作失误
答案:C
分析:驾驶机动车时接打电话容易引发事故,主要是因为接电话时单手握方向盘,对机动车控制力下降;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判断危险;驾驶人对路况观察不到位,容易导致操作失误。
12、车辆驶近停在车站的公交车辆时,为预防公交车突然起步或行人从车前穿出,应怎样做?
A、减速,保持足够间距,随时准备停车
B、保持正常车速行驶
C、随时准备紧急制动
D、鸣喇叭提醒,加速通过
答案:A
分析: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13、高速公路上车辆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不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的,对驾驶人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3分的处罚。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罚款200,记3分。
14、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任何情况下都应标明现场位置后,先行撤离现场。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因为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如果机动车在道路上面发生了事故,那么必须要马上停车保护现场,如果有人员伤亡的情况,驾驶人应该马上去抢救受伤人员。并且报告执勤的交警或交通管理部门。如果因为抢救伤员而而变动了现场的话,就要表明位置。路人或过往的车辆驾驶人或乘客都应该协助帮忙。如果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没有对事故有任何争议的,可以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次序,双方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就行了。如果说有争议的话,那么不要撤离现场,需要马上报个相关的交警来处理。
15、遇有这种排队等候的情形怎么做?

A、依次排队等候
B、从右侧借道超越
C、从左侧跨越实线超越
D、从两 侧随意超越
答案:A
分析:大家都排队你凭什么不排队。
16、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达到12分,拒不参加学习和考试的,将被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公告其驾驶证停止使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12分,机动车驾驶证未被依法扣留或者收到满分教育通知书后三十日内拒不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的满分学习、考试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其机动车驾驶证停止使用。
17、前方路口这种信号灯亮表示什么意思?

A、路口警示
B、禁止通行
C、准许通行
D、提醒注意
答案:B
分析:常识题,红灯就应停止。
18、驾驶人有下列哪种违法行为一次记3分?
A、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
B、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C、驾驶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
D、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答案:C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一)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7座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二)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三)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四)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的;(五)驾驶机动车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六)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七)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八)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九)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十)驾驶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十一)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十二)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上道路行驶的;(十三)驾驶校车上道路行驶前,未对校车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或者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道路行驶的;(十四)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十五)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19、这属于哪一种标志?

A、作业区标志
B、告示标志
C、高速公路标志
D、旅游区标志
答案:D
分析:
20、遇到这种情况时怎样行驶?

A、禁止车辆在两侧车道通行
B、减速进入两侧车道行驶
C、进入右侧车道行驶
D、加速进入两侧车道行驶
答案:A
分析:俩侧车道都是红灯都不可以通行所以是禁止车辆在两侧车道通行。
21、下长坡连续使用行车制动会导致什么?
A、会缩短发动机寿命
B、增加驾驶人的劳动强度
C、会使制动器温度升高而使制动效果急剧下降
D、容易造成车辆倾翻
答案:C
分析:下长坡,车子向下的冲力很大,采取制动,刹车垫与车轮轴就摩擦起热,刹车垫也磨损严重!
22、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过水路面
B、漫水桥
C、渡口
D、船用码头
答案:C
分析:渡口: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谨慎驾驶。设在车辆渡口以前适当位置。
23、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靠边停车时,应如何使用转向灯?
A、不用开启灯光
B、变换使用远近光灯
C、提前开启右转向灯
D、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答案:C
分析: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靠路边停车,在向右靠边时应打转向灯,然后观察右后方是否有来车,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向路边靠边停车。
24、灯光开关在该位置时,前雾灯点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雾在左边是前雾灯,雾在右边是后雾灯,这样旋转会拧至前雾灯位置。
25、这个标志的含义是表示车辆会车时,对方车辆应停车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你的行驶的方向是红色的箭头,但是对方的箭头比你粗所以应该是对方车辆先行。答题技巧:谁粗谁先行。
Copyright © 2025 驾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