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网

加入收藏
科目四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驾考网 >> 科目四考试 >> 巴中科目四考试内容
科目一考试
顺序练习
随机练习
强化练习
模拟考试
科目四考试
顺序练习
随机练习
强化练习
模拟考试
外国语言版题库
英语题库
德语题库
韩语题库
日语题库
俄语题库
法语题库
西班牙语题库
阿拉伯语题库
摩托车英文题

巴中科目四考试内容

1、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形要迅速靠右侧减速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前方车辆为执行公务的消防车,因此遇到这种情况要减速靠右慢行进行避让。因此本题正确。

2、当车辆发生事故无法驶出隧道时,应开启什么灯光?

A、远光灯

B、近光灯

C、危险报警闪光灯

D、交替使用远光灯

答案:C

分析:当车辆无法驶出隧道时,要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方设警告标志,并及时报警。

3、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驶近这样的公交车站时,既要注意到路侧行人的活动情况随时准备减速避让,又要考虑前方道路可能存在拥堵,不应跟车过近,防止视线受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题目的描述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安全文明驾驶的要求,即考虑到了行人安全又考虑到了道路情况,因此是正确的。

4、这辆红色轿车可以在该车道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看红色轿车行驶的车道的信号灯是红色,所以是不能在该道行驶的。

5、在这种条件的道路上怎样安全行驶?

A、靠路右侧转小弯

B、靠弯路中心转弯

C、借对向车道转弯

D、靠路右侧转大弯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前方是向左急转弯道路,首先应当靠右侧行驶,靠左转的是小弯,靠右转的是大弯,因此本题选D。

6、在这种结冰的道路上怎样会车?

A、两车临近时减速

B、适当减速交会

C、提前减速缓慢交会

D、尽量靠中线交会

答案:C

分析:结冰路面,车况不好控制,得提前预防,减速。

7、关于在高速公路匝道路段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从匝道驶入高速公路,应当开启右转向灯

B、驶离高速公路进入匝道时,应当开启右转向灯

C、可在匝道上超车

D、驶入错误的匝道后,可倒车行驶回高速公路

答案:B

分析:“匝道”是指立交桥或高架路的进出道引道。高架:进口路和出口路是分开的,只能顺行,车辆错过了下匝道,就不能从上匝道下路,只能从下一个出口下路。立交桥:匝道的进出,也是按照设定的标志行驶。不管是高架的匝道还是立交桥的匝道,都不能掉头、倒车、超车或是停车。驶离高速公路进入匝道时,应当开启右转向灯。

8、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这样的路段怎样跟车行驶?

A、紧随前车之后

B、加大安全距离

C、减小纵向间距

D、尽快超越前车

答案:B

分析:在这种傍山险路 保持安全距离,减速慢行。

9、假如您的机动车雾天在道路中抛锚不能移动,你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A、立即打开危险警报灯

B、在车后设置危险警告标志,警告来往车辆

C、要求车内所有人员立即下车远离事故车辆

D、立即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请求援助

答案:ABCD

分析:1、打开双闪危险警告灯,这能让其他车辆接近时放慢速度,在确保可以安全打开车门是下车离开车辆;2、在车后摆放警告架,它有反光作用,其他的车子比较容易察觉;3、在等待支援时,为了安全起见,不要留在车内或站在车子四周。如果你要留在车子旁边等待救援,应该站在距离来往车辆较远的一边;4、打电话请求援助。

10、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行车注意什么?

A、制动距离延长

B、抗滑能力变大

C、路面付着力变大

D、制动距离变短

答案:A

分析:由于冰雪路面易滑,因此要比平时更早的踩刹车,也就是说制动距离延长。

11、避免爆胎的错误做法是什么?

A、降低轮胎气压

B、定期检查轮胎

C、及时清理轮胎沟槽里的异物

D、更换有裂纹或有很深损伤的轮胎

答案:A

分析:为什么要选A?主要是因为夏天气温较高,轮胎长时间的吸取地面的热量,会造成内胎气体膨胀,如内胎气压较高,在瞬间作用力的情况下,比如磕到马路牙子上,就会爆胎!有些学员会问为什么不是选D。这是因为大家可能误读选项D的意思,更换有裂纹或有很深损伤的轮胎,其实指的是把有裂纹或有很深损伤的轮胎换掉,而不是换上有裂纹或有很深损伤的轮胎。

12、驾驶汽车驶近停有公交车的车站需要注意什么?

A、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B、预防公交车突然起步

C、预防行人从车前穿出

D、与公交车保持安全间距

答案:ABCD

分析:驾驶汽车驶近停有公交车的车站需要注意【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预防公交车突然起步】【预防行人从车前穿出】【与公交车保持安全间距】,避免交通事故。

13、机动车在行驶中突遇制动失灵时,驾驶人要采取什么措施?

A、握稳方向

B、抢挂低速挡减速

C、使用驻车制动器减速

D、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答案:ABCD

分析:机动车在行驶中突遇制动失灵时,应当握稳方向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抢挂低速挡减速,停车后使用驻车制动器,以防车子出现后溜的情况。选项3:使用驻车制动器减速,是说慢慢使用制动器减速,而不是一下拉紧!

14、驾驶机动车在山区上坡路段行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应尽量匀速前进

B、应尽量避免换挡

C、时刻注意下行车辆

D、应选择高速挡

答案:ABC

分析:驾驶机动车在山区上坡路段行驶,应该挂低档、尽量匀速前进,且途中减挡可能会导致机动车熄火。

15、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应提前加速超越。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应当放弃超车。若加速超越,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事故。

16、图中红框内所示车辆可以怎样行驶?

A、不可左转弯

B、可以右转,但要避让同向直行车辆

C、可以左转,但要避让对向直行车辆

D、可以直行

答案:C

分析:左转标线表示可以左转,但要注意对面的车辆。

17、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遇到横风时,应紧握方向盘,减速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遇到横风时,应紧握方向盘,减速行驶。防止横风让方向发生偏移造成危险。

18、在这种没有中心线的弯道上怎样安全会车?

A、紧靠道路中心

B、紧靠道路右侧

C、保持安全间距

D、降低车速行驶

答案:BCD

分析:1选项紧靠道路中心岂不是要和对面的来车撞了!

19、黄色斜线填充线指示该区域禁止进入或压线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黄色斜线填充双黄实线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示例 在路面较宽时,为保证车行道宽度不大于3. 75 m,双黄线间距可以适当调整。在双黄线间距大于50 cm时应用黄色斜线或其他设施填充两条黄实线间的部分,禁止车辆压线或进入该区域。

20、行车中,设有安全带装置的机动车,车内乘员要系好安全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为了安全起见,应系上安全带。大家注意本题,是设有,而不是没有,因此提醒大家做题时要看清题目,避免误答。本题解释由邯郸市超信驾校提供

21、立体交叉处这个标志提示什么?

A、向右转弯

B、直行或左转弯

C、直行或右转弯

D、在桥下掉头

答案:C

分析:立交直行和右转弯行驶:表示车辆在立交处可以直行和按图示路线右转弯行驶。此标志设在立交右转弯出口处适当位置。

22、在一般道路倒车时,若发现有过往车辆通过,应怎样做?

A、继续倒车

B、鸣喇叭示意

C、主动停车避让

D、加速倒车

答案:C

分析:倒车跟普通行车相比,难度是比较高的。为了保障安全,应该主动避让。

23、驾驶机动车看到路边有这种标志时怎样行驶?

A、采取紧急制动

B、减速注意观察

C、断续鸣喇叭

D、做好绕行准备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前方道路是学校,要注意儿童,因此通过这样的道路时,要减速慢行,同时注意周围情况,必要时停车让行。因此本题选B。

24、徐某驾驶一辆中型客车(乘载27人)行至四都镇前岭村壶南头路段,在上坡过程中,机动车发生后溜驶出路外坠入落差约80米的山崖,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徐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疲劳驾驶

B、酒后驾驶

C、客车超员

D、超速行驶

答案:C

分析:本题是超载。按照机动车核定的载客人数:大型客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20人以上(含20人)的载客汽车;中型客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10—19人(含19人)的载客汽车;小型客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小9人(含9人)的载客汽车;微型载客汽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8人以下(含8人)且排气量小于1升(含1升)的载客汽车。

25、驾驶机动车在下坡路段停车怎样使用行车制动?

A、比平路是提前

B、比平路时推迟

C、和平路一样

D、要轻踏制动踏板

答案:A

分析:下坡行驶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会逐渐提高,比平缓路段需要的距离长。因此本题选A。

驾考考生还看了:
滨州驾考科目四c1 模拟考试科目四2025 深圳c1科目四模拟考试 白银c1科目四模拟考试 营口小车科目四模拟考试 朝阳驾考2025科目四模拟考试 海西科目四考试内容 小车驾驶员考试科目四模拟试题c1 梧州科四考试 2025年安全文明驾驶员科目三考试试题 c1安全文明驾驶考试题2025 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 2025年安全文明驾驶科目四b2 驾校考试2025科目四南陵 2025年C1汽车安全文明与驾驶考试 驾考考试2025下载科目四考试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山东 四川 江苏 江西 浙江 安徽 福建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

Copyright © 2025 驾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