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当事人双方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自行撤离现场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2、禁令标志是用以____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A、指引和禁止
B、警告和限制
C、禁止和限制
D、警告或禁止
答案:C
分析:禁令标志的作用是禁止、限制及相应解除,道路使用者应严格遵守。禁令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形;图形压杠;形状为圆形。个别标志例外。
3、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哪种行为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A、未带驾驶证
B、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C、未报警
D、未抢救受伤人员
答案:B
分析:酒驾之类的情节更严重,所以选这个,另外2014年7月新增的有4道类似的题目,一般都是选无证驾驶、酒驾、超载之类的选项。
4、以下选项中,车辆牵引力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TCS/ASR/TRC
B、BSD
C、LCA
D、ESP
答案:A
分析: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ControlSystem,简称TCS,也称为ASR或TRC。它的作用是使汽车在各种行驶状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牵引力。
5、学习机动车驾驶,应当先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学习机动车驾驶,应当先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
6、驾驶机动车遇到沙尘、冰雹、雨、雾、结冰等气候条件时应降低行驶速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沙尘、冰雹、雨、雾、结冰等气候条件非常不利于开车,因为视线受到干扰、地湿路滑等原因很容易造成事故,为了安全应该降低行驶速度。
7、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行驶至此位置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观察左侧无车后,可以左转
B、从该处直接左转
C、不得左转,应当直行
D、倒车退到虚线处换到左转车道
答案:C
分析:驾驶机动车行驶至此位置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不得左转,应当直行。
8、驾驶机动车距离铁路道口50米内禁止停放车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转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9、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隧道开远光灯
B、隧道减速
C、隧道开灯
D、隧道开示宽灯
答案:C
分析:隧道是不允许开远光灯的 这个标志明显是注意开灯标志
10、驾驶机动车经过无划分车道的道路时,可以随意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驾驶机动车经过无划分车道的道路时,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11、记分满12分的驾驶人拒不参加学习和考试的将被公告驾驶证停止使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满了12分,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赶紧参加学习班吧,不然亏大了。
12、驶近一个图中所示的路口时,必须先停车再重新起步通过路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右侧标志表示停车让行,车辆必须在停止线以外停车观察,确认安全后,才可通行。
13、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前方车流行驶缓慢时,借用公交专用道超车是正确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机动车不得借用公交专用道行驶或超车。
14、如图所示,A车在这种情况下应适当减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B车准备右转,A车应适当减速,避免B车减速或停车让行。
15、年满70岁的驾驶人发生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机动车驾驶人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换领机动车驾驶证时,应当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审验。持有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应当在每个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分记录的,免予本记分周期审验。持有第三款规定以外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未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发生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在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地方参加审验、提交身体条件证明。
16、驾驶人在驾驶证丢失后3个月内还可以驾驶机动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不可以,没有驾驶证都算无证驾驶。
17、机动车在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可以减轻驾乘人员伤害。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这个没问题,亲,不要以为安全带是装饰用的哦!
18、驾驶人因服兵役、出国(境)等原因无法办理审验时,延期审验期限最长不超过多长时间?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
分析:第六十三条 机动车驾驶人因服兵役、出国(境)等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审验、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可以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延期办理。申请时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驾驶证和延期事由证明。延期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延期期间机动车驾驶人不得驾驶机动车。
19、谨慎驾驶的三原则是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谨慎驾驶的三原则是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
20、假如您在高速公路上不小心错过了准备驶出的路口,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紧急刹车,倒车至想要驶出的路口
B、继续前行,到下一路口驶离高速公路掉头
C、在应急停车道上停车,等待车辆较少的时候再伺机倒车
D、借用应急车道进行掉头,逆向行驶
答案: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00元处罚、一次性记12分。所以应该继续向前行驶,寻找下一个出口。
21、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50%以上的,一次记多少分?
A、3分
B、9分
C、12分
D、6分
答案:D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一)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驾驶7座以上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五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百的;(二)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三)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四)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五)驾驶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六)驾驶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的;(七)驾驶机动车运输危险化学品,未经批准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的;(八)驾驶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九)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或者扣留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十)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十一)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22、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且无争议的轻微交通事故如何处置?
A、保护好现场再协商
B、不要移动车辆
C、疏导其他车辆绕行
D、撤离现场自行协商
答案:D
分析: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且无争议的就赶紧闪开吧,别堵路了。
23、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4、驾驶人在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管辖区以外居住的,可以向居住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公安部令第123号》第四十九条:机动车驾驶人户籍迁出原车辆管理所管辖区的,应当向迁入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机动车驾驶人在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管辖区以外居住的,可以向居住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申请时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第四十八条:规定的证明、凭证。
25、驾驶机动车遇到前方低速行驶的洒水车作业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注意避让
B、若洒水车有指示箭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按箭头指示方向变更车道
C、若洒水车无指示箭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车道变更
D、通过洒水车时应急加速通过
答案:D
分析:驾驶机动车遇到前方低速行驶的洒水车作业时,需要注意避让;若洒水车有指示箭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按箭头指示方向变更车道;若洒水车无指示箭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车道变更。
Copyright © 2025 驾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