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拒载、故意绕道行驶等行为违背了驾驶员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二节: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可知,“文明服务”要求出租汽车驾驶员形象文明、语言文明、态度文明、举止文明等,做到不拒载、不议价、不中途甩客、不故意绕道行驶等。
2、下列哪些是不文明驾驶习惯?
A、行车中向车窗外吐痰、抛扔杂物
B、快速通过积水路段溅湿行人
C、前车行驶速度慢时用远光灯晃前车
D、遇老人过马路时鸣喇叭催促其让行
答案:A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二节: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可知,“十大交通陋习”包括强行超车、随意并线,在塞抢行,不礼让斑马线上行人,开车接打手机,不系安全带,乱鸣喇叭,随意向车外抛洒物品,发生轻微事故纠缠不挪车,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和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乱穿乱行。驾驶员要杜绝驾驶陋习,保持良好心态,做到文明驾驶,这样才能不至于发生行车事故。
3、机动车在设有最高限速标志的道路上行驶时,________。
A、不得超过标明的最高时速
B、允许超过标明最高时速的10%
C、可以超过车辆的最高设计时速
D、按规定的最高车速行驶
答案:A
分析:看清题目,是“设有”,不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 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4、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九章第三节:权益维护可知,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5、出租汽车驾驶员在乘客交谈中,忌用除大拇指以外的任何一个指头指向乘客。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出租汽车驾驶员在乘客交谈中,忌用除大拇指以外的任何一个指头指向乘客。
6、停车休息时,下列哪些做法可以缓解驾驶疲劳?
A、伸展肢体活动
B、眺望远方
C、小睡10分钟
D、小饮一口酒
答案:AB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一节:安全运营基本知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一旦出现疲劳驾驶症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地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清醒:(1)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2)喝一杯咖啡或热茶,或食一些酸或者辣的刺激性食品;(3)在合适地方停车,到驾驶室外活动肢体,呼吸新鲜空气;(4)收听轻音乐或将音量适当调大,促使精神兴奋;(5)做弯腰动作,进行深呼吸,使大脑尽快得到氧气和血液补充,促使大脑兴奋;(6)用双手适当力度拍打头部,疏通头部经络和血管,加快人体气血循环
7、出租汽车企业应当加强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为B级的出租车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企业应当加强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为B级的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
8、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不在交强险赔偿范围的情况有________。
A、驾驶员未取得驾驶资格
B、驾驶员醉酒
C、机动车被盗期间肇事
D、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
答案:A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一节:交通事故处置可知,由于驾驶员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驾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垫付的抢救费用,保险人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9、车辆发生火灾而车门无法打开时,应当打破玻璃窗组织乘客尽快离开车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五章第三节:消防设施和故障车警告标志使用可知,逃离火灾前,应关闭点火开关,电源总开关和百叶窗,设法使乘客迅速撤离车辆。逃离时如果无法打开车门,应打破车窗玻璃,逃出驾驶室。
10、乘客按规定办理验证登记手续的情形不包括______。
A、日间使出市境
B、去往偏远地区
C、去往冷僻地区
D、夜间要求驶出省、市、县境
答案:A
分析:乘客按规定办理验证登记手续的情形包括:去往偏远地区、去往冷僻地区、夜间要求驶出省、市、县境。
11、出租汽车服务评价指标中,要求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每万车公里小于_____次。
A、0.1
B、0.2
C、0.5
D、1
答案:B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服务国家标准: 要求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每万车公里小于0.2次。
12、一般来说,行车中驾驶员________左右的有效信息是靠视觉获得的,所以视觉特性对安全行车有重大影响。
A、30%
B、50%
C、70%
D、90%
答案: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三节:安全运营心理素质可知,一般来说,行车中驾驶员90%左右的有效信息是靠视觉获得的,所以视觉特性对安全行车有重大影响。
13、下列_____行为有利于缓解出租汽车驾驶员疲劳。
A、主动下车帮乘客搬运行李
B、驻点候车时,下车活动
C、行车间隙,进行头、颈部运动
D、行车间隙,进行展肩背运动
答案:A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一节:安全运营基本知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一旦出现疲劳驾驶症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地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清醒:(1)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2)喝一杯咖啡或热茶,或食一些酸或者辣的刺激性食品;(3)在合适地方停车,到驾驶室外活动肢体,呼吸新鲜空气;(4)收听轻音乐或将音量适当调大,促使精神兴奋;(5)做弯腰动作,进行深呼吸,使大脑尽快得到氧气和血液补充,促使大脑兴奋;(6)用双手适当力度拍打头部,疏通头部经络和血管,加快人体气血循环 。
14、出租汽车驾驶员应自觉接受社会和经营者对服务的监督,合理应对乘客投诉。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应自觉接受社会和经营者对服务的监督,合理应对乘客投诉。
15、对伤病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要领为捏紧鼻翼,包严嘴唇,连续吹气________次,每次________秒。
A、2,2
B、2,1
C、2,3
D、3,1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二节:乘客突发疾病处置可知,对伤病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要领为捏紧鼻翼,包严嘴唇,连续吹气2次,每次2秒。同时观察胸部起伏。
16、头部损伤伤员若有耳、鼻漏液说明________。
A、颅底骨折
B、内脏受损
C、胃部损伤
D、鼻梁骨折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二节:乘客突发疾病处置可知,头部损伤伤员若有耳、鼻漏液说明有颅底骨折,有条件先用无菌棉擦净耳、鼻周围的血迹及污染物,在用酒精消毒。
17、网约车平台公司对服务过程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等,应________
A、承担后行赔付责任
B、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C、向乘客转移运输服务风险
D、向驾驶员转移服务风险
答案:B
分析: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全国公共科目培训教材》:网约车平台公司对服务过程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等,应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18、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因车辆或驾驶员原因造成车辆停驶时,应______计费。
A、取消
B、重新
C、终止
D、暂停
答案: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因驾驶员原因造成车辆停驶时,计价器应暂时停计费。
19、在山区道路行驶,下列哪些驾驶行为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A、转弯时急转转向盘
B、下坡、转弯、会车时超速行驶
C、占用对向车道
D、不按照交通标志提示行驶
答案:ABCD
分析:在山区道路行驶,以下行为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转弯时急转转向盘、下坡、转弯、会车时超速行驶、占用对向车道、不按照交通标志提示行驶。
20、乘客下车时,驾驶员应主动协助乘客提取行李,并礼貌道别。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规范》可知:乘客下车时,驾驶员应主动协助乘客提取行李,并礼貌道别。
21、取得从业资格证超过3年未申请注册的,注册后应当在1年内完成不少于18学时的继续教育。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取得从业资格证超过3年未申请注册的,注册后应当在1年内完成不少于27学时的继续教育。
22、雨天超车要开启前照灯,连续鸣喇叭迅速超越。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这种天气里面能见度低,车辆应该慢行,就算要超车,也不能连续鸣喇叭,而且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超车。所以此题的关键在“迅速”两字。 因此本题错误。
23、出租汽车驾驶员在特殊情况下没有征得乘客的同意擅自改变行驶线路的行为,属绕路行为。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四节:服务技巧和服务禁忌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不得未按合理路线行驶,或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改变线路,没有征得乘客的同意擅自改变行驶线路的行为。合理路线是指从乘客上车地点到目的地里程最短或经济、便捷行驶路线,或按乘客意愿另行选择的行驶路线。
24、冰雪道路行车,由于积雪对光线的反射,极易造成驾驶人眩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因为太阳光通过冰的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冰在太阳光下就好像一面镜子。
25、出租汽车应当按规定配置______。
A、消防器材
B、车辆卫星定位装置
C、倒车影像
D、计程计价设备
答案:ABD
分析:车辆应按规定配置出租汽车标志顶灯、空车待租标志、计价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安全防范设施、消防材料等。
Copyright © 2025 驾考 版权所有